退休金发放标准和政策

一、退休金基本概念

退休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费,标志着国家对劳动者生活权益的尊重和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二、退休金发放标准

1. 按照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

2. 缴费年限工龄,每缴费一年100元。

3. 满60周岁后,再按工龄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每满一年发给0.8元。

三、退休金政策

1.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知,经国务院批准,从2018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 2019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中央统一调剂使用、适度均衡养老保险基金,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使用效益。

3. 2020年5月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撑。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减轻企业负担约300亿元。”同时强调,“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

四、退休金调整机制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变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五、退休金相关争议及解决方案

1. 退休金存在争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不透明”上。尤其是并轨后,如何确保待遇调整的公平合理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待遇调整机制也做了明确规定,“基本养老金按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加上个人账户资金进行计算,这是待遇调整的基本安排”。目前待遇调整主要依赖“国家统一公布”的方式,未来可能会逐步转向参考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等指标的“动态调整”。

2. 待遇差距较大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双轨制并轨后,虽然都实行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但仍然在过渡期内保持了中人过去在职高、退保低的待遇水平。”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并轨后待遇的计发办法和调整办法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衔接和平衡,还是会造成待遇差距。”金维刚也认为,“如果完全取消了原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单位和个人都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了,待遇水平降低是必然的。而且现在差距主要是过去的政策性差异造成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逐步消化、逐步弥补。”为了防止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扩大,“未来还要在缴费和待遇相对应的原则下不断完善”。

六、未来退休金展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全面启动提高法定的养老金工作,以便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近期中国启动了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工作,这无疑是中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趋突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一是强化个人帐户的功能。美国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做法是最典型的代表。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包括养老金(OASDI)、补充性保险(SSI)以及面向低收入老年人实施的社会救济金(SSB)。目前仍在坚持强制缴费的个人帐户与自愿缴费的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做法。中国可以借鉴这一做法,通过强化个人帐户的功能来弥补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二是建立多支柱养老体制。这一体制强调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积累养老基金并通过其各自不同的投资运营渠道按规定比例向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国家保证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并确保制度的实施;企业通过国家强制性保险政策规定缴纳养老金;个人自愿缴纳补充性养老金。这一制度可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保证最低生活需要)和补充性养老金(满足不同生活需要)两支柱的结构内容。这是未来我国实现国家统筹的社会保险计划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三是建立健全保险法规与严格执法和监督是保障老年权益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对违法者要依法严惩不贷。同时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性发展相适应。五是积极推进商业保险的发展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六是合理确定替代率(即养老金与工资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