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预算编制方法

一、总则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我国财政预算编制的方法,包括预算编制流程、方法、标准与规范、监督与评价等方面。财政预算编制是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算编制流程

1. 确定预算编制原则: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预算编制原则和重点方向。

2. 收集预算编制基础数据: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如人员、资产、项目等。

3. 编制预算草案:财政部门根据基础数据和预算编制原则,编制预算草案。

4. 审核预算草案:相关部门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5. 审批预算草案:政府领导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批,确定最终预算方案。

6. 公布预算方案:财政部门将审批后的预算方案公布于众。

三、预算编制方法

1. 零基预算法:财政部门以零为基础,重新评估各项支出需求,根据优先级排序,确定预算额度。

2. 绩效预算法:财政部门根据各部门绩效评估结果,结合部门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确定预算额度。

3. 滚动预算法:财政部门根据前期预算执行情况,结合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对后期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

四、预算编制标准与规范

1. 支出分类标准: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和预算管理要求,制定支出分类标准,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和核算方法。

2. 预算科目规范:财政部门制定预算科目规范,明确各项科目的含义、核算内容和方法。

3. 支出标准体系:财政部门制定支出标准体系,明确各项支出的标准和使用范围。

五、预算编制监督与评价

1. 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预算编制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评价制度:建立预算编制评价制度,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为以后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3. 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将预算编制方案、审核过程和审批结果向社会公开,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透明度。

六、附则

本篇文章仅对我国财政预算编制方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需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